天干地支是何用

發佈時間: 2025-10-11 閱讀:6

天干地支簡稱干支,是中國古代用來計算曆法的符號。天干指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等十個指代字元。它的排列順序蘊涵著萬物從萌芽到成長、到興旺、到衰退、到消失的全過程。地支則指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字元。《爾雅·釋天》中說:“歲陰者,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是也。”與十天幹一樣,十二地支的順序也蘊涵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。

十天幹與太陽循環往復對萬物產生的影響息息相關。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為陽天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為陰天幹。地支與地球物理的變化有關。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為陽支,醜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為陰支。

天干地支是何用

公元前2600多年,黃帝始建中華,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,探究五行之後作天干與地支,並使其相互配合,天干在前,地支在後,依次形成了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,例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等。這些曆法符號用來排列年號、月份、日期、時間,逢六十再一循環,最初如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,後來人們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、方位及時間上,其被賦予的意思就漸多起來。

干支所記述的曆法與萬物五行生剋相切合,是以干支也由河圖、洛書而來。

線上算命